疫情期間特殊學生網上學習遇到的挑戰

儘管電子教育已是大勢所向,但新冠疫情加速了教學模式的轉型,促使面授課堂改為網上遙距授課。這種轉變雖有好處,但亦為大家帶來不少挑戰,尤其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包括有自閉症譜系障 礙、有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有特殊學習困難和有言語障礙的學生。

為了探討一般發展和有特殊教育需要的香港小學生在網上學習時面對的挑戰,香港大學教育學院佟秀麗教授和其研究團隊開發了「網上學習態度問卷」和「網上學習過程問卷」,並深入訪問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其家長和老師。

完成問卷調查後,團隊向 25 對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及其家長和 21 名老師進行視像訪問,了解他們對網上學習的看法,包括他們對遙距學習模式的擔憂和難處。

由平等機會委員會資助的香港學生的網上學習成效,為社會團隊招募 506 名家長或照顧者(包括 327 名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家長和 179 名一般發展學生的家長)、254 名小一至小六學生(包括 158 名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和 96 名一般發展學生),以及 101 名老師參與

「數碼共融」的研究。研究團隊根據 改善有是次研究,是首個通過了解有特殊教育需要的香港小學生及其家長和老師在疫情期間的網上學習挑戰,以推廣本研究就建設具包容性電子學習環境,特殊教育需要。

主要調查發現
有特殊教育需要的香港小學生的網上學習態度及成效

1. 相比一般發展學生,家長和老師一致認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對網上學習的焦慮感較高,而學習成效(包括享受感、應用能力、動力)則較低。

2. 根據老師對有不同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評分,有自閉症譜系障礙的學生在網上學習期間,表現出較高的焦慮感和較差的時間管理,而有專注力失調及過度活躍症的學生則表現出較差的時間管理 及較低的學習投入度。

有特殊教育需要的香港小學生在網上學習時遇到的困難和有利因素

1. 根據家長及老師的分享,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在網上學習期間有以下困難及有利因素:
有利因素
a) 大部份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有足夠運用電子科技的能力進行網上學習。

b) 遊戲形式(加入排名賽)的學習活動和多媒體電子學習平台(能為學生提供即時回饋)可增
加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網上學習投入度。

困難
a) 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認為欠缺實體課堂氛圍,產生孤獨感,所以他們的學習動力較低。

b) 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認為與老師和同學的互動機會減少,所以他們在建立友誼上遇上困難。

c) 大部份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表示較少抄錄筆記和缺乏課堂訓練,所以他們的學業成績變差。
持份者提供實用建議。

給本地教師及臨床從業員培訓機構的建議
1. 有關機構應考慮把電子科技訓練納入教程,以提升學員的科技應用能力,活用科技為有各類特殊 教育需要的學生設計合適的網上教材。

2. 有關機構應為學員提供培訓工作坊和課程等額外的培訓機會,增加學員對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 及其家長/照顧者的心理健康等議題的了解。
給本地小學的建議

給香港特區政府的建議
1. 香港特區政府可考慮向本地研究增加撥款,以利用先進科技和科學方法研發具實證支持的多媒體 的教學和訓練平台,為有不同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提供支援。

2. 香港特區政府可考慮向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及其家庭提供更多支援精神健康發展的資源,以建 設可持續的共融社會。

給平等機會委員會的建議
1. 根據平等機會委員會的《殘疾歧視條例教育實務守則》,平等機會委員會應積極支援和編制一套專為有不同特殊教育需要學生而設的網上學習課程。

記者 Rock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