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發現《防中暑指引》未反映地區熱壓力

《預防工作時中暑指引》(下稱《指引》)實行近三個月,期間仍然有至少一名工友在工作期間懷疑中暑死亡。在氣候變化之下,香港的高溫天氣會愈來愈嚴峻,部份地區受微氣候影響更加酷熱難耐,各區工友承受著不同程度的影響。綠色和平7月在全港多區的建築工地外測量暑熱數據,發現各區的濕球黑球溫度(WBGT)存在極大差異,最高相差達8度。惟勞工處所制定的《指引》僅參考京士柏氣象站得出的數據,未能反映全港熱壓力的地域差異;而《指引》依據的香港暑熱指數較少考慮陽光因素,亦不能反映戶外工作者的暑熱風險。

綠色和平項目主任伍漢林說:「今年7月人類經歷了有紀錄以來最熱的一個月。香港無法逃離氣候危機,在烈日下辛勞為本港建設或服務的戶外工作者更是首當其衝。惟勞工處更新的《指引》仍存在種種漏洞,他們在酷熱天氣下的工作環境仍然危機四伏。」

綠色和平在7月派出14位調查員在全港7個建築工地外測量WBGT數據,測量地點遍及香港島、九龍、新界及離島。測量分三個酷熱日子進行,每次在正午時份測量2.5小時。總結三日調查數據發現,所有監測點在同一時段下最大的WBGT差異達8度, 三日平均差異亦達4.57度。

微氣候專家、香港大學建築學院副教授任超博士說:「由於城市建築環境,地形地貌,水體等環境要素影響,導致即使是同一城市的內部也會有微氣候差異,所以只通過京士柏氣象觀測站的氣象數據來發佈防中暑指引並不能適切地代表全港不同分區的暑熱狀況。」

「 如要為《指引》的設計及成效作出評價,可謂『缺理據,難執行』。氣候危機逼近,氣溫連年上升, 綠色和平要求當局在明年酷暑來臨前,為勞工準備最佳保障,盡快檢討《指引》」伍漢林補充。

除上述《指引》只參考單一監測點數據外, 其衡量熱壓力的科學理據亦存在漏洞。《指引》依賴天文台發出的香港暑熱指數(HKHI)發出黃、紅、黑三級工作暑熱警告,並建議不同的防暑措施。然而,天文台制定香港暑熱指數的初衷是保障普羅大眾,故指數以全港的入院率計算,當中包括小朋友、長者等,而並非針對工友。

反之,WBGT直接考慮特定環境中人體受熱程度和散熱效應,比香港暑熱指數亦更著重考量戶外工作者面對的日曬,故常被用作測量勞工熱壓力的指標。

香港工人健康中心主席余德新醫生說:「戶外工友的實際工作環境直接承受著日曬,香港暑熱指數並非針對工人實際工作環境而設,不是衡量他們工作時熱壓力的合適方法。勞工處應直接套用國際常用作衡量勞工熱壓力的方式,即WBGT。」

截至7月31日,勞工處一共發出過47次黃色工作暑熱警告,紅色及黑色警告則未發出過。自2014年有紀錄至今,達到紅色警告的32度暑熱指數只出現過4次,達黑色警告門檻的34度更從未出現過。

根據天文台與香港中文大學設定香港暑熱指數時製作的研究,僅提及當香港暑熱指達到30.5度時,全港入院率會大幅增加;而現時紅色警告的32度及黑色警告的34度以上卻未提及任何科學基礎。「勞工處錯誤引用天文台數據以定立三級工作暑熱警告,而且觸發門檻亦過高,難以保障工友安全。」余德新補充。

由於現時《指引》直接套用香港暑熱指數,衍生「彈出彈入,無所適從」的問題,暑熱指數達到一定的數值,勞工處就會發出相應的工作暑熱警告,當指數回落隨即取消。但天氣狀況多變,暑熱指數的浮動幅度很大,導致工作暑熱警告「彈出彈入」,僱主難以隨時追蹤警告的更新情況而不斷調整給予工友的防暑措施。

提高《指引》對工友保障效果,勞工處應:
增加衡量熱壓力時的熱幅射數據比重,直接採用WBGT;

在各工地監測WBGT熱壓力指數,並制定針對性的保障措施;

將工作暑熱警告的分級與天文台酷熱相關警告/提示掛勾,並重新制定相應的保障措施,讓無法安裝WBGT監測儀的工地直接參考。而且由於天文台提示具預警作用,可同時減少「彈出彈入」的問題。

而在《指引》執行方面,現時亦有兩大問題。首先,不少工作場所內不同工種的勞動力都有分別,甚至可能被歸類為《指引》中的不同工作類別。管工難以認清每一名工友的類別並即時提供不同的防暑措施。另外,就建築行業而言,建築公司的施工期受合約規管,管工受工期所限或難以及予工友休息或其他防暑措施。

提高《指引》的可操作性的建議:
政府部門應帶頭調整工程合約,參考颱風暴雨天氣等條款/情況,容許因極端酷熱而延長施工期;勞工處亦應推動發展商及承建商跟隨,並確保其他工種亦得到此「極端天氣」下的保障。

勞工處應與各工會商討並制定更切實可行、針對工友實際情況的防中暑措施

勞工處應將中暑和相關的熱疾病納入可補償職業病範圍內,促使僱主執行《指引》並提供保障

隨著氣候變化愈來愈嚴峻,工友承受的氣候風險機會亦不斷提升,當局必須推出針對工人的預防中暑措施。綠色和平促請當局盡快修補現時《指引》中的漏洞,長遠提升法律效力,才能有效幫助工友減低氣候風險。

記者鄧振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