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 (家計會) 公佈的 「2022 年香港家庭計劃知識、態度及實行調查」的最新結果,本港夫婦的平均子女數目驟降至 0.9 名的歷史新低點,即使想生育的婦女的比率有所增加,無孩夫婦的比率仍較五年前增加超過一倍,取代了一孩家庭,成為本港的主流。家計會建議加強支援生育相關的服務及政策。
家計會自 1967 年開始,每五年進行一次「香港家庭計劃知識、 態度及實行調查」,追蹤本港已婚夫婦及同居伴侶在家庭計劃及有關方面的趨勢,範圍涵蓋子女數目、生育、避孕、人工流產及婚姻與性生活。2022 年的調查,為該系列的第 12 次,於 2022 年 9 月至 12 月間,向 1,502 名 15 至 49 歲已婚或現正同居的婦女,與其 1,052 名配偶或伴侶進行調查。
家庭計劃與生育
根據是次調查的結果,於 2022 年沒有子女的女性比率,較 5 年前增加逾倍至 43.2%, 而有一名及兩名孩子的女性的比率,分別佔約四分之一(27.4%及 25.2%),較 5 年前分別下跌約 10 個百分點。婦女的平均實際子女數目,延續過去數十年一直下降的趨勢, 由 2012 年 1.2 名 ─ 過去的最低點,稍微回升至 2017 年的 1.3 名,再下跌至 2022 年的 0.9 名。
相對地,婦女的平均理想子女數目由 2002 年往後的 20 年間,維持在約 1.6 名,而在 2022 年輕微下跌至 1.5 名,與平均實際子女數目的差距越來越闊。接近一半受訪者(女 49.7% ;男 46.5% )視「二孩」為理想子女數目。以沒有子女為理想的受訪者比率,由 2017 年女性及男性均為約 8%,激增約 1.5 倍,至 2022 年的約五分一(女 22.7% ;男 20.1% )。 相反地,以一名孩子為理想的受訪者的比率,過去數十年以來持續上升的趨勢止於 2017 年,由女性及男性在約 32%的最高點,驟降至 2022 年女性的 18.6%及男性的 25%。
想生/再生孩子的女性由 2017 年的 15.3%,大幅回升至 2022 年的 22%,而不想生/再生孩子的有 55.2%,較 2017 年的 67.4%大幅減少;表示未決定及「不知道」的分別為 6.4% 及 16.4%,在 2017 年分別為 14.6% 及 2.7%。「已有足夠的孩子數目」、「養育孩子的責 任太大」及「不喜歡小孩」依次為只生一個孩子的三大主要原因,而不想生孩子的主要 原因亦相同,只是排列次序相反。
關於鼓勵生育的措施,與五年前的調查相比,更多受訪女性表示各種經濟上的鼓勵、提高僱主及社會對家長的支援和提升教育質素(依此次序)等措施,能鼓勵他們生育更多子女,特別是只有一名孩子的婦女,其次是沒有子女的婦女。
12%女性曾尋求生育指導服務,其中約半數曾尋求西醫診所(私家)和醫院、35%曾尋求中醫診所的相關服務。沒有尋求生育指導服務的女性,除了「不需要生育指導服務」及 「沒有計劃生育」的大多數之外,主要的原因是「不了解這些服務」、「不想用人工方法, 希望自然懷孕」、「未能負擔費用」及「不知道哪裡有提供服務」。在全部女受訪者間, 對輔助生育服務的憂慮包括「服務費用昂貴」、「藥物或療程可能引起副作用」及「成功 率低」等。
總結及建議
是次調查顯示,夫婦的平均理想子女數目及平均實際子女數目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同時,與 2017 年比較,想生育和支持以不同公共措施及經濟支援去鼓勵生育的女性比率都有明顯增加,另有多於兩成未決定或「不知道」未來生育計劃。家計會除了呼籲社會各界協力締造一個家庭友善的社會環境之外,亦建議加強懷孕前、生育指導、其他性與生殖健康及生育相關的健康服務,為希望生育的夫婦提供方便並可負擔的服務。遲婚及遲生育可能是造成婦女未能達到生育目標的重要原因之一,家計會鼓勵打算生育的夫婦預早做好家庭計劃,以實現心中理想的生育目標。
有見越來越少夫婦持續實行避孕,男女性之避孕知識匱乏,而倚賴不可靠的避孕方法(如體外射精)有所增加,家計會提醒夫婦,每次行房正確地使用可靠的避孕方法十分重要,並鼓勵他們善用該會的全面節育指導服務,又建議夫婦訂閱該會的「阿得與阿家」 臉書專頁及 Instagram 帳號,該系列自 2018 年推出以來越來越受歡迎。
記者許文光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