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法門第二講 人生的意義

摘要: 由於我們沒辦法證明人死後,心這個覺知體是否還會存在,所以我們就應該在活著的時候趕緊弄明白一些道理,『我為什麼要做人? 』、『做人的意義是為什麼? 』等等。如果活著不是為了想方設法去享福; 不是為了要作姦犯科來求名求利; 也不是為了循規蹈矩的去謀生、交房租、還房貸,到底是為什麼呢?

讓我們重新來思考一次,人的出生既然不曾帶任何東西來,死後亦無法帶走任何擁有,那麼從出生至死亡,實相就是一場猶如夢境的「空」。既然如此,我為什麼要痛苦呢? 我痛苦只是沒辦法滿足個人內心的一種感覺而已。因為沒辦法滿足,因為做不到,於是就痛苦。譬如,由於我做錯了決定,導致公司蒙受損失或者家人要跟我一起貧窮困苦,所以我更加痛苦。這是否又是一種感覺? 不論任何事情,只要沒辦法滿足自己的想法和意欲,就會痛苦。莫非我們的人生就是為了痛苦嗎?但我們竟然為了一場「空」的經歷,至死都沒辦法擁有任何實質的名、利、財、貨……付出那麼多的精力、努力、體力,甚至傷害他人去滿足我的欲望,日後要躲避法律的制裁甚至在死後被抓去地獄受報應,這是否值得呢? 對於這個問題,大眾不得不從價值觀去思考了。

剛才說覺醒,佛即覺也(梵文:bodhi)。大日經裡面記載,大日如來問秘密主:『秘密主,云何菩提?謂如實知自心。』,什麼是菩提?菩提即是bodhi,如實知自心的意思,也就是真實地去認識每個人的覺知中心的實相是什麼而已。所以既然要覺醒,我們就要認識自己的心,要思考我們每一個人存在的意義是什麼,這段人生的意義是什麼。人身難得,在大家還沒到頻臨死亡的地步,為了覺醒,實在應該儘早弄明白這個道理和真相。我們既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來到這個世上,亦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通過死亡離開這個世界,也不知道自己從哪裡來,死後會去哪裡…… 我們的人生是否很愚昧無知呢? 不斷地痛苦、不斷地煩惱,就是為了一些沒有實質的東西,這不值得我們去思考嗎?

有很多人不想去思考這些問題,於是就『不想麻煩,不想那麼多了,我死後能進入淨土便滿足了。』 完全是一廂情願的想法。然而,如果你死後去不了淨土怎麽辦呢? 可以向人間的法院申告嗎?死後的事情,死後的世界,世上根本就沒有人可以在你生前為你作任何擔保和證明的。於是,死後的你就只好當一隻名實相符的糊塗鬼了——如果你死後還能存在的話。

由於我們沒辦法證明人死後,心這個覺知體是否還會存在,所以我們就應該在活著的時候趕緊弄明白一些道理,『我為什麼要做人? 』、『做人的意義是為什麼? 』等等。如果活著不是為了想方設法去享福; 不是為了要作姦犯科來求名求利; 也不是為了循規蹈矩的去謀生、交房租、還房貸,到底是為什麼呢?

有人跟我說:『我的人生目標不高,只希望有一套房,有輛車,有點現金,每年去一兩次旅遊,家庭和諧就可以了,這慾望不算過分吧?』 他的要求高嗎? 有些人覺得很高。但大家要記住我剛才說的一句話,一個人死亡的時候,沒有任何實質的東西是可以帶走的。

有些人發現別人作出輕視自己的表情時,會勃然大怒說:『你看什麼? 信不信我揍你?』 如果你是明白人,當真能夠明白人生的意義和實相,你就會覺得此人無明太重,業障太重。 不明白真相時,亦會覺得這個人沒有修養、太小家子氣。

大家不妨反省一下,自己的過去是活得有意義,還是沒有意義? 大部份人都是為了生活,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地去謀生。有病就去看醫生,年紀漸漸大了,偶染風寒,於是就生病。一年復一年,歲月不留人,於是年老了,機能開始衰退,然後便死亡。有誰不是這樣? 每個人都是這樣。你覺得 『我這一生人做人很公正、很正直、很負責任,覺得自己的人生是無憾的。』 但真的到死亡的時候,是否真的無遺憾呢? 有些人覺得:『我不會遺憾,我一生人都很盡責,我一定不會遺憾。我的兒女都很懂事,我怎會遺憾呢?』 大家如果往深處想,你的子女將來也是跟你一樣的,你空手來、空手去,他們一樣是空手來、空手去的。也就是說,人生在世的這段期間應該還有一個很重大的意義。

過去的中國,我們叫華夏的地方,遠古以來都有很多修煉人。直到二千五百年前,釋迦牟尼成佛後把一種修行方法分享給大眾,世上從此再出現佛法。但遠古中國華夏地區有沒有成就者呢? 有的。在中國就有道家修煉的大成就者,曾經寫了以下一首詩:

不求大道出迷塗,縱負賢才豈丈夫。
百歲光陰石火爍,一生身世水泡浮。
只貪利祿求榮顯,不顧形容暗悴枯。
試問堆金等山嶽,無常買得不來無。

人生雖有百年期,壽夭窮通莫預知。
昨日街頭猶走馬,今朝棺內已眠屍。
妻財遺下非君有,罪業將行難自欺。
大藥不求爭得遇,遇之不鍊是愚癡。

他開篇就寫了這幾句詩。詩裡面說,人身處現在的娑婆世界,壽命只有百年,如果你在九十六歲前死亡就叫夭折,所以現在大部份已經去世的人都是屬於「夭折」一群,如果你能夠活過百年,是因為你懂得養生之道,或者你天生的性格讓你可以活過一百歲。所以超過百歲的壽星雖然有不少,但不在多數。然而,有誰可以知道自己為何出生、何時死亡、完全清楚自己一生的經歷和起伏呢? 沒有多少人能夠知道的,就算精通術數的人也未必百分百知道。但我們這一生,從出生到長大,經歷了數十年也就是轉眼間的事情, 現在回想起來,就好像剛剛發生似的。還有沒有痕跡呢? 痕跡就是你的記憶,好像水泡一樣,爆破了就沒有了。一個水泡在海底升上來,噗的一聲就沒有了。但我們窮其一生在做什麼呢? 求名求利,求滿足自己的慾望。求得到固然開心,求得到的時候想去保有它、不要失去。這可以嗎? 不可以。總有用完或緣盡的一日,即是失去的一日,失去的時候就會痛苦。可是,人們依然是趨之若鶩地追求,從來都不會思考為什麼要追求那麼多。不斷追求,可是,年紀也漸漸老了。

大家不妨看看現在的一些富豪,經濟非常富有,但他們每天三餐可能會比我們吃得更加清淡,到最後也會變成一位老人家,然後便死亡。他們得到什麼呢? 依然是一生的經歷而已。所以,不覺形容暗悴枯,老了。好了,人死後究竟是怎樣的呢? 一般人都不會知道。是否很無奈呢? 所以,就算你堆金等山嶽,即多得好像山一般多,你能夠花完它嗎? 你每天只吃三餐,想多吃一點也不可以。你睡覺的床有多大呢? 就算是十呎長十呎闊的床,但你的身體有多大呢? 你只有幾呎大小的身軀。當你的身體健康越來越差的時候,無常一到,你就要離開了。即是說,你的人生這場戲演完了,你要離場了,人道這個空位就由別人來補上。人死之後,若然還有靈魂存在,會去哪裡呢? 修淨土法門的人就說去極樂世界。請問,誰人現在可以給我一個證明,世上確實有極樂世界的存在呢? 極樂世界在哪裡?有人說:『在西方啊!』 那麼,想請問一句,地球是圍繞著太陽旋轉飛行,太陽系圍繞著昴宿第六個星系旋轉飛行,而昴宿星系又圍繞著銀河系的中心旋轉飛行,那麼,究竟哪裡是西面呢? 不斷在轉即是任何時刻的地球坐標都在改變啊!

稍為有邏輯思辨能力的人,只要推想一下,在 2500年前,世尊說《無量壽經》或者《阿彌陀經》的時候,當時地球的時空坐標跟現在已經不同的了。我們的地球定立東西南北的法則,是以兩極定為南北,以面向太陽為東面,背向太陽就為西面。但是由於我們地球圍繞太陽旋轉飛行,所以可以推論地說,當時的西方已經不是現在的西方了。那麼,現在在哪裡呢?他:『嗯⋯⋯』嗯,即是不知道吧! 不肯定吧! 他:『總之就是有。』 我當然知道是有的。但究竟在哪裡呢? 你就是無法給我確切的證明。

那麼,如果我死了,如果沒有佛菩薩來接我,我可以問誰呢? 他:『你相信便可以。』 我當然相信,我當然相信佛,但我不知道是否應該相信你。如果你誤解了經文,你誤解了佛所說的話,我誤信了你,我死後到哪裡去申訴呢? 所以,一切一切,你都必須在我生前跟我交代清楚才行,你要給我確切證明才行。如果你不能夠給我確切證明,我就不會相信你所說的一切是真實的。所以,做人不要做一個糊塗人,凡事都要清清楚楚。如果一生人每天都是糊里糊塗的過活,做任何事都是馬馬虎虎 、不思慮周全便橫衝直撞地盲幹,用廣東人的一句俗語說,此人的結果就是 「撞板多過吃飯。」

修行這件事是很重要的,所以我們首先必須要弄清楚來龍去脈,心法功理,否則就會蹉跎歲月,到老一場空。 既然佛即菩提,菩提即是覺醒,那麼,究竟要覺醒什麼呢? 那就是覺醒我們這段人生的意義是什麼—如實知自心。知道當中的意義之後,我們就要去想一個解決方法,怎樣才能做到如實知自心。如果人生連生活的意義都不知道,再說其他亦沒有多大的意義。

我們姑且先不用理會他人,不妨先看看自己。我們每一個人的經歷不同,譬如我是農民,一生務農為業,日常的工作就是農耕。要種好我的田,就要學懂許多必須知道的農耕知識,例如:各種蔬菜種子的處理和收藏、下種和採割的氣候和時機、防蟲和天災的應變方法、市場的需求和銷售等等。既能夠有生產供應,又能夠有銷售渠道,於是這盤生意就有機會可以運作順利而賺到錢,使我的生活漸漸得到改善和安穩快樂了。 經營農業的道理如此,其他的行業,大概不會不如此。

現在先說說人道,在我從事種田的過程裡面,過去從來沒有人教我種田,我不懂得種田,亦不知道什麼季節應該種些什麼農作物。於是,隨心亂種的結果,就是農作物生長的過程中不斷出現一些令人頭疼的問題。我不懂得預早去做一些防蟲或者保護設施,於是,一場大雨或者一場大風就會令到我的農地面目全非,血本無歸。

痛定思痛,我從過去失敗的經歷做了一個刻骨銘心的反省和總結,警醒自己以後都不准再錯了。檢討了所有失敗之後,籌足資金,重新起步,於是,就可以有機會做到我剛才所說安逸生活的境界。

生產方面,失敗經歷和解決方案必須記錄在案。每年不同的時候種不同的蔬果、風季來臨之前我應該種什麼東西、何時會有什麼蟲害、我應該準備什麼除蟲工具或者藥物等等;營銷方面,我會聘請一些口齒伶俐和懂得談判技巧的人幫我做營銷。什麼人喜歡吃什麼東西,我就賣什麼東西給他。我不會種植一些較少人喜歡吃的東西,我會種植一些比較多人喜歡吃的東西。就算阿甲不吃,阿乙都會吃。這樣經營生計,是否很有邏輯性和理性呢?若然,我的生活就沒有理由會出現困境。除非是突如其來的一場風暴或者戰爭,否則的話,我的生意必然會順利。我的人生一定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很悠閒。生意穩定,走上軌道之後,我一定不會再親自下田,我會請人幫我操作了。再做一段日子,儲蓄了充足的資糧,生意不再做下去也足夠我下半輩子的生活,於是我可以考慮退休了。

為什麼可以做到這樣呢? 是因為肯去思考、去明白真相、明白內容,所以就可以做到這樣。經營生計的過程中不是去求天、求地,或者求土地公、去拜神、去求佛、求菩薩、求上帝。刮風暴的時候,所有農作物必定會被水淹和被風吹毀的。不明真理的人就會慘呼:『真糟糕!』 於是便跪下來很誠心地禱告:『求上蒼保佑,求佛菩薩保佑我的農作物不要被水淹壞,如果能夠過得了這關,我願意燒豬還神,吃素三年。』 大家覺得這個人是愚昧還是誠心? 還是覺得他迷信呢?

每一個人都有一個故事,將這個故事的道理套入自己過去的人生裡面去看一看,你過去的失敗,不論在事業上的失敗,還是情感上的失敗,不妨去思考一下,你會發現你失敗的原因其實就是因為你的內心世界,存在著一些一直都沒有被發現的,智慧上的缺點!如果你相信有宿世、有無量劫的話,這個缺點就是你自己從無量劫的過去所養成而帶來今生的缺點。如果你能夠將這個缺點調整過來,你的人生就會立即扭轉!

好了,我剛才只是在說生存在人道的事,如何能過得比較理性、比較舒服、比較成功地去安排生活的邏輯和原理。這就是如實知自心嗎?說到這個問題,大家自然就會思考,我的人生原來就是要我明白這些道理,生存的時候如此,死後大概也不會不如此吧!既然我現在明白了,只要理性地把缺點調整過來,我的人生就會過得舒適。然而,過得舒適又如何呢? 人生的結局,去到最後都是空的!一生的物質收穫都是留給他人享用的,那豈不是很吃虧?莫非人生就是為了來學習怎樣去生活得成功,令到自己可以過得舒適一點,少一點煩惱和增加一點快樂,然後就沒有其他了?除了來人道活一次去學習這些之外,會否還有一些更重要的事情是我們不知道的呢?

我們為什麼要來到這個世界呢?不知道。 我們為什麼要離開這個世界呢?不知道亦不自主。所以,我們要深入去思考。根據有目共見,無法否定的事實,一切經歷都是空的,所以我可以說,人生這一段過程就是要我們來學習。至於要學習什麼呢? 剛才已經說了,首先認識自己的缺點,然後修正過來、調整過來,然後如實地理解自己的心這個存在的實相。

好了,為什麼要提醒你調整、要你成功呢? 這就要講到佛法或者傳統中國道家經常掛在口邊,苦口婆心的真心話,無常無常啊!很多人昨天還很威風地騎著高頭大馬在街上閒逛,但是,人生的運氣起伏,壽命長短,那是誰也不能預知的,因此,如果不懂得照顧好自己的身體,隨時都有可能死亡。死時什麼都帶不走,只能帶走遺憾,帶走一生的記憶。這些記憶可能是好的,亦可能是不好的,沒有其他了。細心想想這幾句說話,究竟是為什麼? 生命只得一次,而我們就好像在一個很無助的環境被人控制著生、老、病、死,難道你不想明白真相嗎?

人生經歷生、老、病、死,幸運的,有人能夠得到大富貴;不幸的,可以窮困潦倒在街頭,飢寒交迫、家破人亡。為什麼每個人的經歷會那麽不同呢?不是都應該平等的嗎? 為什麼會那麼不公平?別人的一生就是去享福,我的一生就是去受苦呢?對於這個題目,人們逐漸就想到了一個原因–因果。

你上個月找到一份工作,勤勤懇懇力地去工作,你老闆覺得:『這個員工不錯,業積亦好。』於是稱讚你,於是你這個月獲發薪金外,還得到可觀的佣金。由於有付出,所以有收入,這就叫做因和果,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原理。工作付出的是你,如果沒有你的同意,老闆會否把薪金支付給他人呢? 不會。他只會支付薪金給你。『佛法經常都說眾生平等,既然這樣,老闆把薪金支付給我或者給你都沒有分別, 那麼就支付給我吧!』如果你是老闆,你會不會這樣?不會吧!這個就是因果。

「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在那裡種因,便在那裡受果。誰人種的因,便由誰人來受果,誰都替代不了。為什麼呢?因的作因的記憶都存在作因者的心裡面啊!由自心種的因,受果者必然是自心。因此,兜兜轉轉地尋找真相,去到最後很自然地都會回歸到自己的心。

人的一生,死時什麼都帶不走,能帶走的恐怕就只有自己的心,所以大家要認真地去認識自己的心。是否能夠得到某種回報,關鍵是自己曾否作過得到這個回報的因。有作這個因就會得到這種回報,作了另外一個因就會得到另外一種回報。回報的時候由誰去受?由自己的心去受。誰人得到這個經歷?自己的心得到。所以,如實知自心就叫覺,即是菩提。

菩提不是慈悲,謹記!有些人將菩提叫慈悲。其實菩提不是慈悲,菩提就是覺。如果慈悲是菩提,就不會有覺(bodhi)這個字,切勿將它混淆。所以,佛法佛法,就是覺醒之道,沒有迷信,是通過自己的心不斷努力去思考、去觀修、去驗證後所得回來的結果,所以叫菩提,叫覺醒。如果教人用各種法門不斷外求實相為空的物質現象去滿足意欲,這法門就不是佛法。教你真實認識自心實相,從而獲得解脫諸苦的方法,這才是真正的佛法。

轉載自大悲佛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