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市民少出街污氣大減

首半年空氣短暫改善疫情稍緩污染倍增摘要健康空氣行動分析環保署2020年首六個月的空氣質素監測站數據,得出以下主要結果:

一)路邊三類污染物濃度錄五年新低臭氧創五年新高綜合中環,銅鑼灣及旺角路邊監測站數據,路邊監測站的平均微細懸浮粒子(PM2.5)水平為26.6微克立方米,可吸人懸浮粒子(PM10)水平為29微克/ 立方米,二氧化氣(NO2)水平為70.8微克立方米,均為2016年以來的新低。 其中以PM2.5的跌幅最為顯著,比去年同期減16%。 其次是PM10,跌幅為12.6%。 至於二氧化氮,則較去年輕微下跌5.1%。 然而路邊監測站錄得的臭氧(03)卻創五年新高,半年平均值為33.3微克/立方米,較去年同期增加21.1%。

空氣質素改善的情況以東涌最為明顯,其PM2.5平均值為12.9微克/立方米,較去年同期Tai Po的 18.2微克下跌近三成,PM10亦由去年的28.8微克減至今年的21.6微克,下跌近25%。  Sham Shui Po二氧化氨水平則下跌約一成。 東湧亦是臭氧水平錄得跌幅的少數區域之一,微跌3.3%。 荃灣在PM2.5,PM10及二氧化氨的跌幅都位列各區三甲,分別達22.4%,16.1%和20.9%。 其次,大埔的污染物跌幅也相當顯著,PM2.5及PM10較去年跌幅分別達23%及21.3%,氧化氨的跌幅則為13.9%。

西區空污改善與東區差距收窄過往香港西部地區的空氣污染問題均較東區嚴重,不過今年首半年西區的空氣污染物水平下降,與東部地區的差距收窄 。 西部地區監測站包括中西區,葵涌,深水埗,荃灣,屯門,東湧及元朗。 東部地區監測站則包括東區,觀塘,沙田,大埔及塔門。

首半年巴士乘客下跌符合空污放緩趨勢本港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在2020年初及3月中旬分別有兩次大型爆發,政府及部分私人企業實施在家工作安排,當局關閉部分口岸, 亦推出「限聚令」營業限制等。 因應乘客人數下跌,專營巴士營運商均減少班次。 關閉娛樂設施及收緊餐廳根據運輸署統計數字,今年首六個月的巴士乘客數字均較去年下跌,平均人次較去年同期減少近三成。 巴士是路邊空氣污染物主要來源之一,因此巴士乘客人次及班次減少,令路邊空氣污染得以改善,路邊監測站錄得的三種空氣污染物濃度均較去年同期下降。

然而,本港路邊監測站錄得的臭氧水平即使在疫情下仍創五年新高。 由於臭氧是由二氧化氨及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產生的次生污染物,政府必須加快研究臭氧在香港大幅增生的原因,加快制訂政策,控制區內VOCS水平,抑制臭氧生成。

三)近月疫情緩和空氣污染物飆升倍半隨本港疫情在7月出現第三波爆發,政府收緊限聚令及社交距離限制,令路邊監測站錄得的空氣污染物水平跌至2020 年最低點。 但是疫情在8月中開始緩和,政府陸續恢復正常服務,而中小學也在9月中開始陸續復課。 三個路邊監測站的空氣污染物隨即反彈,7月至9月期間躍升至少五成六。 旺角升幅最嚴重,其中臭氧水平自7月飆升165%,PM2.5的升幅也達161%。 參考2019年的路邊污染物升幅,由7月至9月期間PM10,PM2.5及NO2的升幅分別為46%,43%和40%。

Cloan Air Network CAN健康空氣行動政策建議疫情期間陸路運輸減少,令空氣質素得以改善。 然而清新空氣是否如曇花一現? 正如9月最新數據顯示,疫情稍緩,路邊空氣污染物水平隨即反彈,甚至離升一倍半。 新冠肺炎是一個契機,讓各地政府重新審視公共衛生及環境政策。 不少城市已經制訂「綠色復甦」政策,而香港要在疫情後重建一個健康的城市,清新空氣至為重要。

健康空氣行動促請港府:
1.發展零排放公共運輸,推動電動巴士及小巴等最新一份施政報告將於下星期推出,政府早前承諾明年推出首份電動車普及化路線圖,我們促請 當局在施政報告具體列明本港發展電動車的方向,引人電動巴士及小巴等,發展零排放公共運輸。 

2.增設更多低排放區,擴大規管巴士以外車輛現時全港僅設有三個專營巴士低排放區,且未有規管其他車種,變相容許高污染車輛繼續進出低排放區。 政府應增設更多低排放區,並全面規管該區的所有車輔。 

3.加快與臭氧有關的研究,加強監察臭氧排放健康空氣行動過去幾年已指出本地臭氧上升的趨勢,但未見香港政府具體行動;現促請粵港政府及學界投入更多資源,盡快完成《 大灣區光化學臭氧污染及區域和跨區域傳輸特徵研究》,並於三年內提出具體改善方案。

記者  許文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