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項入圍「發展中電影計劃(IDP)」及「15 項入圍製作中電影計劃(WIP)」揭曉
香港 – Media OutReach – 2023年2月27日 – 香港國際電影節協會公布入選第21屆香港亞洲電影投資會(HAF21)之28項入圍發展中電影計劃(IDP)及15 項入圍製作中電影計劃(WIP)。HAF21將於3月13至15日,與第27屆香港國際影視展(FILMART)同期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為2019年後首次重回實體形式進行。
28項入圍計劃題材及類型多元,包括驚悚、奇幻、愛情、家庭及動畫,從來自38個國家和地區的244份申請中選出。當中包括7項香港計劃,和8項HAF電影培訓計劃(Film Lab)的入圍項目。計劃來自多位知名電影人及監製如阿薩蘭阿米里(Arsalan AMIRI)、陳哲藝、陳果、渣卡華尼譚朗(Jakrawal NILTHAMRONG)、林育賢、耐安、娜德沙伊凡(Nader SAEIVAR)、泰迪羅賓、田壯壯等,以及14位首次執導長片的新晉導演。
而「製作中項目(WIP)」單元包括3個來自香港的電影計劃及8項首部長片計劃,當中不乏亞洲新晉及知名演員如廖子妤、林柏宏、馬志翔、松田龍平、王學兵、吳慷仁和祖峰的身影,也有關錦鵬、邁爾密沙雲和拉姆克里希納波哈雷爾等資深電影人監製加持。
香港亞洲電影投資會(HAF)於2017年增設「製作中項目(WIP)」環節,將HAF融資的服務平台進一步延伸至後期製作、發行及推廣至海外電影節的層面,讓已經或接近完成拍攝的電影項目,能夠尋找合作商機,獲得HAF的全方位支援。
「我們期待跟眾多電影人、業界夥伴,以及媒體朋友,在過去三屆線上形式舉辦的HAF之後,再次親身碰面。」香港國際電影節電影業辦公室總監王慶鏘表示。「HAF21作為重要業界平台,將繼續連結亞洲新晉電影人,為電影項目提供機會。」
發展中電影計劃(IDP)入圍作品
HAF電影培訓計劃過往項目
HAF電影培訓計劃(Film Lab)透過一系列公開講座、培訓活動以及一對一諮詢工作坊,支持新一代華語電影人。HAF21樂見有8項青年華語電影人的項目,在參與Film Lab後入選。
其中三項為第五屆Film Lab劇本諮詢服務獎項得主:唐培彥執導(陳哲藝監製)的《宇宙風》從少年視角出發,強調實感的成長故事;李澤恒編導(陳果監製)的《木眠》講述不堪工作和家庭壓力的獨立女性歸隱田園,尋回初心;《我們不得不如此》由楊兩全編導,李駿碩監製:少年弒父潛逃,讓五個迷失的身邊人命運牽連,彼此救贖之際,極力尋找出口。
其他曾參與Film Lab的入選項目包括:台灣、美國合製,沈聖婷、施瀞婷合導的《大豬圈》:男孩意外撫養豬面人身的怪物,藉而反思環保、生命與自由的議題;導演關天在《長江圖》楊超監製的《毒藥貓》藉村中女人被奴役、化身邪靈的魔幻驚悚寓言,探討女性覺醒與抗爭;樊家駿執導、《喜歡妳是妳》泰迪羅賓監製,工廈電梯意外少女斷頭,速遞員和尋子父親輾轉被困《梯間44層》,瀕死狀態下靈魂牽繫,但求在困局中找出路;張撼依憑首作《枝繁葉茂》奪第40屆香港國際電影節新秀電影競賽火鳥大獎,新作《海邊的食火鳥》由兩姐弟遇見食火鳥引發一連串異象,以影像建構生活中無法觸及的未知。
「我們很高興見證這些電影計劃由參與Film Lab開始,在HAF體系內成長至發展階段。」王慶鏘分享道。
個人經歷與改編故事
本屆HAF有兩項入選電影計劃取材自創作者個人經歷,另有兩個項目改編自得獎華語小說。
李冬梅導演首作《媽媽和七天的時間》獲第44屆哥德堡國際電影節英瑪褒曼最佳國際影片處女作獎,新作《果然》從自身出發,細訴一個母親從懷孕的狂喜到失去孩子的悲痛。紀錄片監製張君的首個劇情片項目《最後的港灣》將自己的經歷拍成——離婚後回父母老家,原以為可感受家的安詳,卻被揭開心底傷疤。
黃綺琳憑首作《金都》獲第3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新晉導演獎,《人魚紀》改編李維菁小說:單身女子初學國標舞,在跟老師的雙人舞步之間,體驗親密又疏離的關係。《風中有朵雨做的雲》耐安監製,趙晉改編王佔黑原著小說,《了不起的全智賢》速遞員在文學青年鼓勵下寫出基層人物的辛酸。
悉悲歡恩怨原是詐
入圍電影計劃之中少不了愛情元素與悲歡離合。
《樹大招風》導演歐文傑《香港式分居》寫為移民而假離婚的夫婦,在一輪分隔暫別後,發覺當初的愛與誠已消失不見。台灣導演賴國安首作《上岸的魚》在多倫多國際電影節世界首映,《詐騙一家》為了守住野台戲班,不惜裝瘋賣傻詐取醫療保險金。資深製作人嚴嘉念監製,《IT狗》導演簡君晋在現代金鐘愛情故事《紅棉路》回顧一對準備離婚的夫妻,從初相識至分居十年間的「成長片段」。中國內地、泰國、法國合製《完美伴侶》,張宇旋初次執導:一次泰國之行,讓停滯不前的情侶間秘而不宣的一切浮現……中國第五代導演《盜馬賊》田壯壯夥拍《過春天》賀斌,監製蒲巴的導演首作《盲女與花貓》——寺院之內,唐卡畫師和盲女,談一場超越信仰的初戀。
老幼心事
幾項入選非華語電影計劃不約而同述說堅毅不屈的女性。憑《Walking with the Wind》奪印度國家電影獎最佳拉達克電影的帕文莫加里(Praveen MORCHHALE),在《White Snow》講述兒子因放映電影被捕,老婦人艱辛地走進偏遠村落,只為了讓禁片被看見。約化巴納希(Jafar PANAHI)《伊朗三面戲劇人生》的聯合編劇娜德沙伊凡(Nader SAEIVAR)在《The Witness》述說伊朗女性維權抗爭之路——女友人被殺,案件卻因兇手是政府官員而被冷待,退休寡婦誓要說出真相,拒絕因政治壓力噤聲。
比卡斯紐帕恩(Bikas NEUPANE)的《Bhunte》聚焦少年心事,住在尼泊爾貧窮村莊的小子朝思暮想要買一個新足球。谷口未央《彥和織女》獲愛知國際女性電影節最佳劇情片,混血男孩第一次到已故父親故鄉《長濱》(暫名),言語不通的他遇上男孩打扮的女孩花,來到只有男孩才可表演的傳統兒童歌舞伎,兩人各有心理認同關口要面對。
東南亞同性故事
陳哲藝監製,本屆HAF唯一動畫項目,陳威強首作《皮夫》說同志之難:男子跟同性伴侶回鄉,為了隱瞞男性身份,不得不穿上女性皮囊偽裝。《光陰解剖學》獲東京FILMeX電影節大獎,泰國、老撾、法國合製渣卡華尼譚朗(Jakrawal NILTHAMRONG)新作《Rhizome》苗族女子回到老撾進掃除越戰留下來的地雷,面對不忍觸及的家族悲痛歷史之際,與一位老撾女子互生情愫。
製作中電影計劃(WIP)入圍作品
長片首作
首次亮相的劇情片項目包括:
- 台灣導演彭紫惠、王品文執導,中年男人不忍妻子驟逝,將其遺體放進雪櫃,與關係疏離的同志兒子展開一段被濕氣與遺憾充斥的《春行》。
- 周耀武監製、馬翔執導,王學兵(《冥王星時刻》)化身演員《馬勺》,憑藉特異功能沉浸於角色的情感,遁入幻境,講一個記憶與潛意識的故事。
- 祖峰(《六欲天》)與郭柯宇(《紅櫻桃》)主演,林見捷導演《家庭簡史》——看似美滿幸福的一家三口,在兒子的神秘同學意外闖進生活後,揭開各自的秘密與心結。
- 祝紫嫣將首部長片《但願人長久》獻給所有曾怨恨父母的人,望跨過成長必經之裂縫,跟曾經的自己和解:來自湖南的兩姐妹在九十年代的香港成長,面對的除了身份認同、貧窮等新移民困境外,還有一個長年吸毒的父親;由吳慷仁、袁澧林、朱栢謙領銜主演,關錦鵬監製。
- 侯大勝導演、王宏偉(《小武》)監製;雲南深山處,14歲少年《哈尼》準備迎娶12歲的普什哈,正為籌取禮金煩惱,隨着象徵着民族共同體的千年火塘熄滅,兩人的愛情亦如煙消。
- 瞿尤嘉執導,謝萌(《記憶》)監製,《她坐在那,像個普通人一樣》——高中田徑隊倔強少女拒人於千里,卻引起了無慮少年的好奇心,嘗試理解別人,正是在成長中理解自己的契機。
- 台灣、法國合製,練建宏導演,單身中年養雞農婦於交友程式以洋名《莎莉》邂逅法國男子,展開一場跨國尋愛之旅;李烈(《返校》)監製,林柏宏(《怪胎》)、劉品言(《華燈初上》)主演。
- 邁爾密沙雲(《幻海異色》)監製,泰國導演柏迪彭潘達力執導的《Solids by the Seashore》發生於泰國南部小鎮沙灘,年輕的當地穆斯林女子與來到舉辦展覽的女藝術家感情日深,文化與宗教壓力讓她掙扎不已。
女性視角、男性視角
入選項目包括兩個女性擔綱的故事:
- 導演梁鳴憑首作《日光之下》奪得第44屆香港國際電影節新秀電影競賽最佳導演獎,新作《逍遙遊》再次以呂星辰擔演女主角,東北女孩患上尿毒症,不再寄望明天,活在當下,與好友踏上最後旅程。
- 妮莉沃拉茲首作《人生未來完成式》獲羅迦諾電影節最佳處女作,新作《魚睡覺的時候闔眼嗎?》由巴西、台灣、阿根廷、德國合製;華人女子被送去投靠巴西有錢阿姨,在豪華大廈中見證外籍勞工無故消失等不合理事件。
亦有男性視角出發故事:
- 台灣導演蘇弘恩在懸疑片新作講一對《獵人兄弟》意外弒父,頂罪的弟弟保釋出獄,需要應對山地外來發展衝突、部落內部矛盾的同時,更有手足情誼的考驗;《賽德克·巴萊》馬志翔、林慶台、徐詣帆主演。
- 姚安濂(《打工老闆》,蒙特利爾世界電影節最佳男演員)在《別離》導演彭韜新作《風過耳》飾演身患絕症的男子,希望臨終前回到闊別多年的家鄉,和早跟自己斷絕關係的父親再見一面。
- 關文軒導演《惡人當道》演員陣容包括姜皓文、廖子妤、凌文龍;本已退出江湖的過氣大佬,遇上舊樓重建,老街坊被黑社會迫遷,不惜絕地反擊。
兩部非華語項目入選:
- 索拉夫雷(《Invitation》,孟買電影節獲評審團大獎)受母親經歷啟發,《Guras》(尼泊爾語,意思是「野蘭花」)女孩沿着山谷傳來的微弱狗吠聲,踏上神秘旅程尋找走失的愛犬,從此改變一生;拉姆克里希納波哈雷爾(體育艾美獎得主)監製。
- 富名哲也首部長片《接近無限思念的藍》於柏林影展新世代競賽單元首映,松田龍平(《來自星凶的愛》)、小松菜奈(《月影》)主演新作《Who Were We?》——記不起自己名字和過去的二人於小島的金礦相遇,在含糊不清的現實之中互相吸引。
第21屆香港亞洲電影投資會
所有入選的電影計劃將參與2023年3月13至15日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的項目推介會。製作人將介紹各自之電影計劃,而入圍製作中項目的製作人將展示製作中之電影選段。歡迎所有HAF登記嘉賓及FILMART參與人士出席。詳情如下:
日期:2023年3月13至15日
時間:下午二時至下午六時(香港時間)
地點:展覽廳1——光劇院
備註:歡迎所有HAF登記嘉賓及FILMART參與人士出席
HAF21 嘉賓登記開啟
第21屆香港亞洲電影投資會現正接受電影投資方、影展節目策劃及業內人士於https://industry.hkiff.org.hk/guest-registration作線上登記。成功獲內部審批後,將可與入圍電影計劃的製作人舉行一對一私人會議,商討合作。
入選發展中電影項目完整名單請參閱 附件。有關香港亞洲電影投資會的最新資訊或更多詳情,請瀏覽網站https://industry.hkiff.org.hk以及Facebook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hkiffindustry/。
HAF項目最近佳績
- 劉健執導《藝術學院》(HAF16,2018)入圍2023年柏林影展「主競賽」單元
- 鄔浪首部導演作品《雪雲》(HAF20,2022)入圍2023年柏林影展「奇遇」競賽單元
- 布拉克塞維克導演《遺忘的形式》(HAF19,2021)將於2023年柏林影展「論壇」單元作世界首映
- 楊恒導演《失語鎮》(HAF20,2022)於2023年鹿特丹國際影展舉行世界首映
- 新晉導演劉國瑞《白日青春》(HAF20,2022)一舉奪得2022年金馬獎最佳男主角、最佳新導演及最佳原著劇本
- 柯震東首執導筒之作《黑的教育》(HAF18,2020)榮獲金馬獎最佳男配角
- 吳彥姝憑楊荔鈉作品《媽媽!》(HAF18,2020)獲北京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
- 黃驥、大塚龍治導演編劇作品《石門》(HAF16,2018)於威尼斯影展威尼斯日單元舉行世界首映,並獲得曼谷世界電影節最佳劇本獎
- 拉夫狄亞茲《湧浪之後》(HAF14,2016)於威尼斯影展非競賽單元舉行世界首映
資料及圖片下載
https://usercontent.hkiff.org.hk/Press/@HAF21
香港亞洲電影投資會 (HAF)香港亞洲電影投資會(HAF)在政府機構創意香港及電影發展基金支持下於2000年首辦,現已成為亞洲首要的電影融資平台。HAF 每年選出約30個發展中項目及約10個製作中項目,並邀請入圍電影計劃製作人於為期三日的投資會,與過千名來自最少35個國家及地區的投資者、製片人、發行商和買家洽談合作,為亞洲電影人提供平台,開拓商機。HAF與香港國際影視展(FILMART)同期舉辦,屆時將匯集超過八千名專業人士。
HAF致力與國際夥伴擕手合作,為電影人發掘更多元的機會。主要夥伴包括愛奇藝(中國內地)、福斯國際製作(大中華)(美國)、Cinemart(荷蘭)、Asian Project Market(南韓)、金馬創投會議(台灣)及MIA(意大利)等。在創意香港、電影發展基金等機構的資助下,投資會設立現金及非現金獎項,總值約1,950,000港元(約250,000美金)。
香港國際電影節電影業辦公室(HKIFF Industry)
香港國際電影節協會在2021年重組轄下的電影業活動,成立香港國際電影節電影業辦公室(HKIFF Industry)。從項目打造(HAF電影培訓計劃Film Lab)至融資及後期製作扶持(香港亞洲電影投資會HAF),到海外電影節曝光(HAF邁進康城),再到為電影制定發行推廣策略(HKIFF Collection海外發行),香港國際電影節電影業辦公室為電影人提供全面的服務及邁向國際的機會。
香港國際電影節協會(HKIFFS)
香港國際電影節協會 (HKIFFS) 是一個非牟利及非官方的慈善團體,致力發揚電影文化,推廣光影藝術。協會於每年三、四月期間均舉辦兩項旗艦活動:「香港國際電影節 (HKIFF)」與「香港亞洲電影投資會 (HAF)」,八月份舉辦「Cine Fan夏日國際電影節 (SummerIFF)」。另外協會於2013年創辦經常性項目「電影節發燒友 (Cine Fan)」,每週放映經典作品以及主流電影以外的佳作。協會更於2021年重組轄下電影業活動,成立電影業辦公室 (HKIFF Industry),其主要運作包括聯合製作、協助電影工作者參加國際影展和海外發行 (HKIFF Collection)。
官方網站: www.hkiff.org.hk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