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後全港家庭幸福感指數調查結果公佈

近六成受訪者報告家庭幸福感指數為高 改善與家人溝通、表達情感、提升相處的「質」和「量」 有助締造更健康、快樂、和諧的家庭

香港 – Media OutReach Newswire – 2024年6月13日 – 疫情後,市民生活模式有不少改變,其中包括家庭的互動方式。為更深入了解港人疫後對家庭幸福感的看法,以及探討如何利用創新家庭服務模式以回應家庭的各種變化及需要,推廣正面積極的家庭生活,「賽馬會智家樂計劃」在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護理學院的團隊進行了一項名為「從疫情中恢復:家庭幸福感指數、其相關因素及創新家庭服務」的研究,並在今天的新聞發佈會中公佈調查結果。

香港賽馬會慈善事務部主管(豐盛耆年及長者服務)王兼揚先生(左二)及「賽馬會智家樂計劃」項目首席調查研究員、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助理院長(學生專業發展 – 醫療衞生科學)、護理學院教授王文炳教授(右二),與香港國際社會服務社前線社工姚倩明姑娘(左一)及服務使用者羅女士(右一)鼓勵大眾為提升家庭幸福多行一步。
香港賽馬會慈善事務部主管(豐盛耆年及長者服務)王兼揚先生(左二)及「賽馬會智家樂計劃」項目首席調查研究員、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助理院長(學生專業發展 – 醫療衞生科學)、護理學院教授王文炳教授(右二),與香港國際社會服務社前線社工姚倩明姑娘(左一)及服務使用者羅女士(右一)鼓勵大眾為提升家庭幸福多行一步。

是次調查委託香港民意研究所於2023年7月6日至8月26日進行網上問卷調查,成功訪問逾4,500名18歲或以上的香港居民,調查發現近六成受訪者認為自己的家庭幸福感指數為高,而經常和家人一起玩樂、讚賞家人或陪伴家人的受訪者報告家庭幸福感指數為高的可能性較大。此外,受訪者表示較願意參與社福機構舉辦的網上活動以促進家庭關係。

「賽馬會智家樂計劃」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策劃及捐助,旨在利用資訊科技,協助非政府機構營運的綜合家庭服務中心及綜合服務中心提升家庭服務效能,鼓勵服務創新。計劃亦提供培訓及服務數據分析,以提升業界回應各種家庭變化和需要的能力,達致促進家庭和諧的目標。

香港賽馬會慈善事務部主管(豐盛耆年及長者服務)王兼揚先生表示:「家庭是社會的基石,希望透過『賽馬會智家樂計劃』結合社福界和學術界的專業知識和力量,支援綜合家庭服務中心及綜合服務中心推展資訊科技融入創新家庭服務,提升家庭幸福感。於疫情後,大眾更廣泛利用數碼平台作聯繫,由此可見科技對提升家庭關係舉足輕重。」

調查結果撮要如下:

近六成受訪者自評家庭幸福感指數為高

  • 58.0%受訪者報告家庭幸福感指數為高(7-10)。

家庭幸福感與性別、年齡、教育程度、家庭月入及住屋因素相關

  • 女性(60.4%)及較年長的人士(55歲或以上:64.2%)報告家庭幸福感指數為高的可能性較大。
  • 受過專上教育(63.0%)、家庭月入達港幣60,000元或以上(73.7%)、擁有自置物業(63.2%)的受訪者報告家庭幸福感指數為高的可能性較大。

家人的相處互動及關懷比給予物質更有效提高家庭幸福感

  • 經常和家人一起玩樂 (79.8%)、讚賞家人(75.7%)或陪伴家人的受訪者 (67.3%)報告家庭幸福感指數為高的可能性較大。進行越多項互動活動,報告家庭幸福感指數為高的可能性較大。
  • 家庭溝通質素較好(86.1%)、與家人面對面溝通較多(73.1%)、較少感到孤獨的受訪者(74.4%),報告高家庭幸福感指數為高的可能性較大。

受訪者傾向使用線上家庭服務

  • 相比面對面的家庭服務(30.9%),受訪者較願意參與社福機構舉辦的網上活動(40.0 %)以促進家庭關係。
  • 傾向以網上形式參與活動的三大原因包括:服務時間更有彈性(64.3%)、有專業人士提供專業輔導(51.3%)和免費服務(46.5%)。

另外,「賽馬會智家樂計劃」於2023年10月28日至11月5日期間訪問了51名市民,以了解他們對幸福的看法,受訪者普遍認同:

  • 幸福是家人的陪伴與關懷。
  • 幸福是家庭快樂、和諧和健康。
  • 幸福是多與家人溝通、交談、一起食飯。

「賽馬會智家樂計劃」項目首席調查研究員、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助理院長(學生專業發展 – 醫療衞生科學)、護理學院教授王文炳教授指:「透過了解家庭幸福感,以及找出構成家庭幸福感的關鍵元素,我們能夠更有效地支援社會大眾,建立更健康、快樂、和諧的家庭生活。調查顯示受訪者希望利用資訊科技提升家庭幸福感,我們會繼續與社福機構合作開展公眾活動、優化家庭服務、強化家庭功能,以改善家庭關係。」

根據調查結果,王教授分享一些提升家庭幸福感的實用建議:

  • 提高與家人的溝通質素和頻率。
  • 家人的相處互動及關懷,比給予物質更有效提高家庭幸福感。多與家人共度歡樂時光,例如:與家人一起玩樂、讚賞家人或陪伴家人,與家人有越多元化的互動越好。
  • 用資訊科技加強家庭連結,加強並充分利用資訊科技進行的線上家庭服務。

「賽馬會智家樂計劃」的其中一個合作夥伴香港國際社會服務社的前線社工姚姑娘指出,透過網上平台舉辦活動,能便利未能親身到綜合家庭服務中心的人士,讓更多有需要的家庭受惠;而融合資訊科技元素的創新家庭服務,亦能吸引更多服務使用者。服務使用者羅女士則表示,由中心舉辦、以情緒為主題並包括線上及線下兩部分的小組活動,有助家長處理親子關係。透過在熟悉的環境下和孩子間建立共通語言,讓孩子更主動溝通。

有關「賽馬會智家樂計劃」

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撥款近3.3億港元,自2018年起策劃及捐助推行「賽馬會智家樂計劃」,協助全港26所非政府機構營運的綜合家庭服務中心及綜合服務中心,利用資訊科技提升家庭服務效能及鼓勵服務創新以促進家庭和諧,並提供培訓及服務數據分析,提升業界能力以回應家庭的各種變化及需要。

計劃合作夥伴包括:香港大學(計算機科學系、李嘉誠醫學院護理學院、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香港浸會大學(社會工作系)、香港明愛、香港家庭福利會、香港基督教服務處、香港國際社會服務社、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香港公教婚姻輔導會、香港青少年服務處、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鄰舍輔導會、聖雅各福群會及東華三院。計劃詳情請瀏覽www.jcsmartfamilylink.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