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 Media OutReach – 2023年1月18日 – 2023年開年,標普全球評級S&P Global Ratings及多家國際投資大行如摩根士丹利、大和資本等分別發表報告,看好復星國際有限公司(香港聯交所股份代號:00656,簡稱「復星國際」 或「公司」)在境內的運營實體復星高科獲120億元(人民幣‧下同)銀團授信,認為可進一步提升公司流動性。摩根士丹利及大和資本更重申給予復星國際「買入」(Overweight/Buy)評級。
標普全球評級報告指出,復星新簽訂的銀團貸款總體上能夠覆蓋一年內到期的境內債券。標普全球評級認為,隨著復星國際持續處置資產及償還到期債券,2023年復星國際集團層面總債務有望下降15%至25%,進一步改善流動性。
標普全球評級報告中還關注到,復星於1月13日成功發行10億元由上海銀行提供信用風險緩釋憑證的180天期超短期融資券,實現「在時隔9個月之後首次在境內市場發債」 ,顯示了公開債券市場渠道試探性恢復。
市場分析人士指出,無論是成功發債,還是順利獲得銀團超百億元貸款,都反映出金融機構和投資者對復星資金面企穩的信心,以及對復星「瘦身健體、聚焦主業」戰略的認可。當中,大和資本指出,復星已履行其償還債務的承諾,通過持續出售資產和銀團貸款,其現金足以償還短期債務。事實上,在過去半年多,復星在資本市場的一系列減持動作受到廣泛關注。期間,復星體系公司大幅減持或退出所持的南京鋼聯、建龍、招金礦業、青島啤酒、金徽酒業、中山公用、三元股份、中糧工科等公司股份。據不完全統計,復星累計回籠資金已達數百億元,加上本次銀團貸款及發債融資,資金面得到進一步夯實。
摩根士丹利報告指出,復星高科與8家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交通銀行作為聯合牽頭行,中國民生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作為參貸行)簽署了120億元的銀團貸款協議,可進一步改善公司的流動性,極大提升市場對復星穩定發展的信心。該行認為,復星經過幾個月的積極去槓桿化的努力,其流動性風險已經大大降低。展望未來,中國的重新開放將有助於基本面提振,特別是旅遊、零售和投資等業務。
事實上,復星快樂板塊如復星旅文等各項業務已彰顯出強勁復蘇態勢。今年元旦期間,三亞·亞特蘭蒂斯、麗江復遊城等多項業務均超越疫情前水平,Club Med地中海俱樂部多個中國度假村接近滿房。在全球市場,Club Med 2023年上半年預訂額已大幅超過新冠疫情前2019年同期。
再如健康板塊的復星醫藥,其在抗疫領域的「一苗一藥」持續獲得高度關注。復必泰(包括原始株和覆蓋奧密克戎的二價苗),於去年12月20日在中國香港獲正式註冊為中國香港藥品/製品(生物製品)。復必泰二價疫苗於中國香港自費接種服務正式開啟,為有需要人士提供更多疫苗選擇。
而新冠口服藥阿茲夫定,目前已在全國31個省區市完成醫保掛網,並覆蓋至多個省份基層醫療機構,大幅提升了終端可及性。復星提出「創新驅動的全球家庭消費產業集團」定位已有幾年,而過去半年多其聚焦家庭消費主業的步伐明顯提速。
此前,基於穩健的財務表現以及強勁的業績反彈潛力,國內外券商均紛紛發表研報,給予復星國際「增持」評級。1月12日,野村東方國際證券發表研報認為,復星國際當前現金流充裕,短期流動性問題得到解決,未來槓桿率有望降低,資本結構持續優化;經營層面堅定推進聚焦家庭消費主業,隨著中國防疫政策持續優化,業績彈性可期。
此外,中金公司、興業證券等也相繼發表研報,看好復星「瘦身健體、聚焦主業」戰略。中金公司在研報中指出,中長期而言,復星國際的估值方式有望從當前控股集團的NAV估值,逐步走向大消費公司的PE 估值,進而迎來長期估值中樞水平抬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