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叁方傳媒 - THIRD PARTY Media

疫下八成護老者現抑鬱曾想自殘或尋死

新冠疫情持續兩年多,香港累計死亡個案已近萬宗,其中逾九成為 60 歲以上的長者。眼見家中長者成為疫情的高危群體,一眾護老者的照顧壓力沉重。為了解護老者在疫情下所面對的困難及所需支援,香港基督教服務處於2022 年 4月就「護老者疫下困境與壓力」進行問卷調查,收集 287 份有效問卷,並於今天發布結果。

受訪者背景
護老者是主力照顧家中長者、或提供協助以照顧家中長者的人。在 287 名受訪護老者中,218人(76%)照顧一名長者,餘下的69人(24%)照顧2 至4名長者。在年齡方面,61 人(21.3%)為 65 歲或以上的長者,屬於「以老護老」。在工作狀況方面,141人(49.1%)有全職工作
37人(12.9%)有半職或兼職工作,餘下屬退休人士或全職家庭照顧者。在教育程度方面,206 人(71.7%)有高中或以上的學歷。

調查結果及分析
(一)過半護老者現中度至重度抑鬱狀況 疫下頻忍慌 照顧壓力大
調查採用「病人健康狀況問卷-9」 (PHQ-9),發現逾一半受訪護老者(52.3%)出現中度或以上抑鬱,並有近一成人(9.4%)曾經常出現或近乎每日出現「想到自己最好去死或者自殘」的想法。2020 年疫情爆發初期,一項針對香港大眾市民的調查顯示約兩成港人(19.8%)有中度或以上抑鬱。相比之下,護老者的抑鬱情況更為嚴重。

(二)護老者疫下五大困境 多與防疫資訊有關
•調查提供 20 個疫情下常見困境,讓受訪護老者選擇最常遇到的五個,結果發現頭五位中,有四個均與防疫及醫療資訊相關,反映護老者難以處理大量且不断變更的疫情資訊。
1. 對隔離機制的認識不足53.3%
2.欠缺正確醫療資訊45.6%
3.因照顧長者而減少個人生活選擇45.6%
4.欠缺呈報機制的詳細資訊36.6%
5.對病情的認識不足33.4%

•當中,「對隔離機制的認識不足」是最多「高中或以上教育程度」 (55.7%)、「大專或以上教有程度」(56.7%)、「有全職工作」(56%)或「有半職或兼職工作」 (56.8%)的護老者遇見的困境。這些護老者一般肩負較多家庭責任,隔離措施阻礙他們履行責任。

另外,「因照顧長者而減少個人生活選擇」是最多「65 歲或以上」 (52.5%)、「屬全職家庭照顧者」(60.5%)或「己退休」(59.1%)的護老者遇見的困境。在疫情之下,社區照顧服務如長者日間護理中心、家居照顧服務等關閉或減少服務,未能分擔護老者的照顧壓力;而公園、酒樓等供護老者及長者休息及消遣的場所亦關閉或受限制,令護老者的私人時間減少,造成沉重壓力。

(三)護老者重視具體的實質支援
•調查提供 14 項支援措施,讓受訪護老者選擇最有效的五項,結果發現護老者最重視救護服務、藥物、食物及申報染疫後跟進工作等實質支援。

1.確保長期病患長者能夠覆診並獲得所需藥物59.9%
2.需預早識別有特別需要的長者家庭
48.1%
3.染疫長者在申報通報程序完成後政府部門有快速跟進及支援46.7%
4.為隔離人士提供短期食物援助服務44.6%
5. 緊急救護服務保持正常服務
41.8%

•另外,年輕護老者較重視「整合 不同平台的防疫抗疫知識為懶人包以便讀取」。他們接受資訊渠道較多,或面對資訊泛濫的問題,懶人包有助他們掌握正確資訊。而年長護老者則較重視「預早識別有特別需要的長者家庭」。在疫情多變的環境下,他們需要實際支援,若社區能及早識別他們,便能减少支援延誤。

整合不同平台的防疫抗疫知識為「傾人包」以便讀取.44 歲或以下
53.1% 45-54 歲36.5% 55-64歲
40.8% 65 歲或以上23.0%
預早識別有特別需要的長者家庭
44 歲或以下 40.7% 45-54 歲48.6%
55-64歲 49.3% 65 歲或以上55.7%

建議根據上述調杳結果,香港基督教服務處提出以下建議:
(一)強化地區支援網絡
•由政府部門統籌各地區組織,如社會服務單位、地區團體、屋邨辦事處、互助委員會業主立案法團等,按當區染疫名單派送防疫物資及日常用品。

•增撥資源及人手予各區短期食物援助服務隊,為染疫家庭準備隔離期間的食物包,並與外送平台企業合作派送至居所。

•加強中央電話支援熱線的處理能力,考慮有需要時按地區分發來電至當區社會服務單位,協助處理杳詢。

•制定及定期更新高危人士名單,以便有效識別及支援有特別需要的家庭。

(二)善用基層醫療系統
建立有效分流機制,由私家醫生/診所、地區康健中心、社區藥房等基層醫療單位,治療輕症患者及安排配送藥物。

政府在安排治療及隔離措施時,應優先照顧年長體弱患者的特別需要。

(三)正視疫後心理健康護老者在第五波疫情時面對恐慌、徬徨無助、不安等負面情緒,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壓力。本處鼓勵護老者注意疫後心理健康,如有需要,及早尋求協助。

記者 鄧振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