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走吧,裝飾的眼淚而已——談《梅艷芳》導演足本 張偉雄
《梅艷芳》於Disney+播放的導演足本的第一集比對起電影公映版在結構上分別不太大,只是梅艷芳(王丹妮飾)在歌唱事業未開始時因為生理狀況而短暫時間到工廠找工作的主觀心緒,因為多了點滴刻畫而加強了。而第二集以一個2002年醫生報告腫瘤的倒敘展開,提早指出癌病狀況,然而全集還是沒有另一個相關身體毛病的場次配合,跟電影前段的順時性大致一樣,倒是結尾梅艷芳找何冠昌(李子雄飾)辭演《阮玲玉》提供新線絡。其實討論第二集最重要的新片段,毫無疑問是中後段梅艷芳與日本歌手後藤夕輝(中島步飾)交往告一段落,梅艷芳一個在空台上練唱《裝飾的眼淚》的蒙太奇抒情片段。
王丹妮唱著《裝飾的眼淚》,在這「後後藤」時間點上,視覺片段出現兩個「無名」男生,一個是拍攝名錶廣告的「男主角」,另一個是一起到東方錶行買錶的男性朋友,坊間有人印證說後者是一個親人,然而單從蒙太奇視像提供的資訊效果,這是此階段梅艷芳跟身邊出現的男性有緣無份的寫照。我疑惑為甚麼公映版要剪去這一段,沒有這個蒙太奇,《梅艷芳》大部份時間戰戰兢兢,小心地將一件事又一件事拍出來,不止線性,並且段落交接地方不多,對於現代觀眾只是過於簡單的一個層次事。《裝飾的眼淚》的出現著實加強客觀時間演敘上的厚度,歌者以歌聲作為敘述者,回憶的力量濃縮著時間,婉約投射鬱悶的內心世界,一時間跳出平鋪直述的直線故事性。
導演跟剪接師剪去「眼淚」的決定,必然經過反覆討論,利與弊心裏有數的。然而在短時間內,此間在電視箱看到所謂的導演版,我頓明白整個一條龍的佈局。它跟日式的跨媒娛樂文化的做法很不同,日本人一般的企劃是先小說/漫畫,然後是電視劇,最後才是大電影劇場版,而「梅艷芳」企劃是倒過來走的。它應該一早談妥Disney+,工序遂為先出五集導演版,然後才去剪個電影兩小時版,是五集為主,一齣戲為副:剪接概念是電影《梅艷芳》只是遷就、縮短了的「正版《梅艷芳》」,可以說是本末倒置的。以《教父》過案為例,每個階段哥普拉都不理會有沒有下個階段的「晉升」發展可能性,於是《教父》後有很多影迷認為更經典的《教父續集》,當影迷事隔十多年買了剛剛推出的《教父saga》Box-set回家看,依然有驚喜,依然認為是又一個經典版本。
五集未放完,我可能太衝動做了這個推論,梅艷芳推演《阮玲玉》可能是一條有趣的戲劇支線呢….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