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Tripping歷險,看我的MCU Top 5 (上)

從Tripping歷險,看我的MCU Top 5 (上)           張偉雄

Kevin Feige在非正式場合對記者宣稱,在某個時間點上,影迷將會看到《復仇者聯盟5》。趁現在漫威電影宇宙(MCU: Marvel Cinematic Universe)進入第四期,今回來個輕輕鬆鬆的交流,玩一下小結,選出個人心目中的MCU五強,我的順列排名是:

(一)《奇異博士》
(二)《蜘蛛俠:不戰無歸》
(三)《蟻俠》
(四)《銀河守護隊》
(五)《復仇者聯盟3:無限之戰》

愈後期我愈不是《星戰》迷,進入Daniel Craig階段也退出007影迷會,但卻會自稱是MCU迷,當然是狹義那一類,我分析不了電影龐大的超級英雄網絡直接間接關係。關於Marvel編劇團隊怎樣回到二維漫畫大水庫取樣作妙絕的轉化及提升,我要上youtube進修,看芸芸解構漫威角色及timeline的短片,英語與國語的都會看,從漫畫到電影串起來閱讀,他們才是廣義的MCU迷。

記得我是坐在第三排不好的座位,看超大銀幕IMAX版《奇異博士》,畫面變成非規則型,追看動態變動眼睛很累,但看至古一(蒂妲絲雲頓飾)一掌令高傲自負的Stephen Strange(班尼狄甘巴貝治飾)離魂的一段,我立刻興奮到飛起,古一要他看見實相,簡易解說佛陀的量子世界。這個由視聽引起的心智心性快感很震撼,與《2001太空漫遊》(2001: A Space Odyssey,1968)尾段Tripping的感官之旅忽爾看齊。這樣說吧,電影從來有某一種視覺旅程特質,就是向「高」境探索,只是這次是經典科幻電影與超級英雄流行電影接上嘴而已,它們殊途同歸,要觀眾放低恐懼,好走一趟心理療程。

其實早在《蟻俠》時我已經接受過一次治療,不是畏高,而是畏「小」。還記得結局Scott/蟻俠(保羅路德飾)走進前妻家女兒房間,進入量子領域,由於波力無阻,他一直在縮小,在個人空間管道外望出微物變化迷人,而跳回現實房間,女兒無助地在叫喚爸爸。這個tripping其實很可怕,世間只有「你」無助面對空無。我因此勾起看《The Incredible Shrinking Man》(1957)時的恐懼感;影片的結局是男主角掉進後園草叢,女朋友找到來在室內一直喊叫他,而他眼前是高高的小草,及如超級怪獸的小甲蟲。

是回來的信心,與這一世念念的愛,將蟻俠恐懼凌亂的思緒踢走,變細的速度慢下來停下來,才得以重掌意識的推動力,沿路回路去,回到大小比例、物質質量剛剛好的這個世界去。所以是《蟻俠》先令我放低我是渺小無助這個宿命感,進而,《奇異博士》令我忽然代入Stephen,接受教誨,上進高攀做個英雄。是故這兩部視覺涉及量子「細」界想像的MCU電影在我心中擁有特殊地位。然而此間,《蜘蛛俠:不戰無歸》強佔進來;量子考量的tripping,變成平行時空的探險辯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