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現正規劃基層醫療健康發展藍圖,並即將公布藍圖文件及進行諮詢。就此,復康會社區復康網絡聯同基層巿民及長期病患者組織率先提出 “基層醫療健康願景” 文件,以期先行描述發展藍圖應有的理想景況。復康會社區復康網絡公布文件,並邀請基層醫療健康發展督導委員會委員、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教授與基層巿民及病人組織代表對談基層醫療健康願景。
藍圖將根據地區為本,公私合營,醫社合作等三大原則,循五大方向(即:整合服務,融資安排,強化監管,增加培訓及監察數據)著手,提升港人健康,紓緩醫管局壓力。 有見及此,香港社區組織協會聯同長期病患者關注醫療改革聯席及老人權益聯盟提出「基層醫療健康願景」(「願景」),建構長期病患者及基層長者對基層醫療健康的理想景況,藉此帶動討論即將發表的「藍圖」,並作為「藍圖」的規劃方向。
健康也並不只限於個人,更是屬於社會的資產,因此,個人,政府,商界,社會四方面,都是維持以及推動健康的持分者。 要提升健康水平,需要各持分者藉著運用不同的資源以及治療方式去改變現況。 值得留意是,現今香港的醫療資源不足,令醫療服務輪候時間大大增長,從而令病患者對於能被治癒的信心,隨著輪候的時間慢慢消磨殆盡,影響了他們的生理及心理健康。 另外,健康涉及不同社會範疇 ,包括:整體社會環境,住屋,教育,工作,食物衛生等,必須政府全面策劃,才能有效提升健康水平。
基層醫療健康的理想景況基於上述對健康的理解,基層醫療健康應能令任何健康狀況的人士維持基至提升健康水平。 如病患者能維持健康水平甚至提升至較健康的狀態,將令病者重投社會作出貢獻,同時亦能減輕醫療服務的壓力。
因此,政府應視病人組織為合作夥伴,並邀請病人組織加入服務策劃的工作,例如:服務監管,策略委員會,特定活動工作小組等,讓病人代表能按自己的能力,實際參與健康服務。 因此,病人組織也要作好準備,賦權病人參與成為基層醫療健康服務的策劃者及監案者。
另外,病人組織可與社會服務機構有更多合作,透過同路人身分,更了解病患者情況以及康復路上的阻礙,在策劃復康活動時更發揮活動成效;同時,當合作策劃公眾教育活動,從而又令大眾更了解病人組織。 病人組織又可與醫學團體積極推廣及參與疾病研究,從中達致疾病預防及社區復康的目的。
記者 許文光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