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商學院研究探討企業於市況波動下建立策略性聯盟之潛在風險

香港 – Media OutReach – 2021年4月8日- 每當市況極度不明朗時,企業常會試圖尋找商業夥伴,以利用彼此的優勢來開拓新商機及分擔風險。美國在線(AOL)與時代華納(Time Warner)的合併便是一個著名例子,當時正值2000年代初期,互聯網的使用開始普及全球、市場動盪劇變之際,它被標榜為網絡服務供應商與媒體集團的終極結合。

該項協議在2018年正式結束,被普遍認為是有史以來最差的合併。

除此以外,亦有一些成功的故事。Spotify曾被批評未有給予歌手及詞曲作家公平的報酬,就在此時, Spotify與Uber聯手,為用戶在車程中提供個人化的音樂體驗,被視為達到雙贏效果。另一個有名的成功結盟例子是星巴克及Barnes & Noble書店的合作,該計劃讓顧客在光顧後者的書店時,可以享用前者的咖啡,幫助實體書店抵禦後來在行內搶佔主導地位的網上競爭對手。

那麼,何以有些在困難時期試圖通過結盟來改善表現、變得更強大的企業,卻無法實現目標呢?最近一項研究顯示,建立聯盟不一定會讓企業共同壯大,尤其是在市況波動的時候。

以往的研究側重於結盟策略如何提升公司業績和創新性,而負責是次研究的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商學院管理學系助理教授Ribuga Kang,以及國立臺灣大學管理學院助理教授韓廷允在她們最新發表的《市場不確定性、結盟企業之革新及結盟伙伴的特徵》研究中,則探究了市場不確定性如何影響進行結盟計劃公司的創新能力。在這次研究中,姜教授和韓教授分析了1990年至2015年間,美國醫藥及生物科技行業裏115家建立了商業聯盟的企業。

兩位教授認為,市場不確定性窒礙結盟企業革新的原因有四個。

首先,夥伴公司未必願意在動蕩時期投入精力或資源,因為在這些時期它們更着重於保護自己的公司。另外,因應形勢的轉變,公司或需要重新磋商協定,這有可能導致對抗和衝突,因而嚴重削弱公司之間的信任和分享的意願。

其次,惡劣的營商環境可能導致公司之間溝通的困難增加。由於創新能力依賴結盟公司的知識和資源的整合,所以溝通困難度的增加不利於開發新概念。

第三,擁有結盟夥伴的公司或會傾向於過度依賴合作公司,而沒有從各方面尋找新的可能性。

最後,當參與結盟的公司均憂慮市場波動帶來不確定性和挑戰時,它們會強化彼此間對市場的悲觀預期,亦很可能因而制定被動、防禦性的商業策略,最終導致創新能力低下。

姜教授說:「僅僅因為兩家公司乍看之下似乎風馬牛不相及,並不等於它們就不是一對好拍檔。對尋求結盟的企業來說,應該以建立能夠產生協同效應、兩方共贏的合作關係為目標。」

降低風險

然而,該研究指出,有兩個條件可以幫助結盟企業減輕市場不確定性對創新能力所造成的負面影響。根據該研究,企業選擇與來自不同行業和不同國家的公司合作,會有助它們發展多樣化和有用的新知識。

姜教授解釋指,在行外擁有合作公司有三大優勢。第一,來自不同行業背景的夥伴公司能提供全新的概念和知識。第二,若一家公司在另一行業中擁有合作夥伴,對方會帶來不同的觀點角度,從而減低公司遵循陳舊市場慣例的可能性。第三,如果結盟中的兩家公司來自不同行業,它們之間就沒有直接的競爭,因此更願意交流知識,並帶來更多創新。

姜教授表示,在另一個國家擁有合作夥伴同樣有三個好處。第一個好處是,外國合作夥伴將能夠引入非本地化的知識和新概念。再者,這種跨國聯盟提供了學習新思維和不同的商業運作、組織文化的機會。最後,企業可憑藉其外國合作夥伴的資源和網絡,擴大在其他市場的商機。

創新的數量與質量

有趣的是,研究人員發現,與不同行業及不同國家的公司結盟,可從多方面左右創新。特別是不同類型的結盟能影響創新的數量,以及對那些創新方案是通過發現未被滿足的客戶需求,還是提供新解決方法而產生新的價值,帶來不同的效果。

為了評估對創新數量的影響,研究團隊對公司申請的專利數量進行了調查。針對一種名為「探索式創新」的效果(與專注於滿足已知的客戶需求的「利用式創新」相對),研究人員查看了不同類別新專利申請的數量,統計企業結盟後的四年內,這兩類專利的數目。

結果顯示,即使市況不明朗,與來自不同國家的夥伴結盟會增加專利數量。另一方面,在不同行業中擁有合作企業,會提升公司在動蕩時期的探索性創新。

姜教授解釋道:「我們認為,外國合作企業帶來的新知識,例如不同的組織風格或文化差異,可以幫助公司申請更多專利,但若果一家公司想有真正的創新,那就意味着需要拓展自己的邊界,那麼它必須與來自另一個行業的公司合作,在自己既有的知識儲備之外,獲得新的概念和專業技能。」

商管啓示

雖然結盟對追求共同利益的企業而言是有效的商業策略,但兩位教授提醒,企業需注意市場的不確定性可為商業聯盟帶來的風險和挑戰,因為這些風險往往會超過收益。

就管理層而言,研究人員建議他們要對公司在艱難的商業環境中所面臨的影響和危機有深入的理解。這一點的重要性在於,若然管理層未有充分理解他們所面對的不確定性(考慮到在經濟條件惡劣時,合作企業有更大的意圖去保護自身利益),結盟也就無法達到有意義的革新目標。

姜教授和韓教授根據她們的研究結果,建議管理者謹慎選擇結盟的夥伴,以最好地利用彼此的專業知識開發創新產品。她們還鼓勵管理者在尋找合作夥伴時,尤其是處於市況極度不明朗以及競爭激烈的環境時,要離開自己的舒適圈,避免與自身相近似的公司或同行結盟。

參考資料:

Han, J. and Kang, R. (2020), “Market uncertainty, innovation of firms in alliance and alliance partner characteristics”, European Journal of Innovation Management, Vol. ahead-of-print No. ahead-of-print. https://doi.org/10.1108/EJIM-05-2020-0195

英文原文刊於中大商學院「中國經商智慧」網站:https://bit.ly/3cxxGBy

關於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商學院由六個教學單位組成,包括會計學院、酒店及旅遊管理學院、決策科學與企業經濟學系、金融學系、管理學系及市場學系。成立於1963年的中大商學院,是區內首家開辦工商管理碩士(MBA)課程和行政人員工商管理碩士(EMBA)課程的商學院。現時中大商學院合共提供10個本科課程及18個研究院課程,包括工商管理碩士、行政人員工商管理碩士、碩士、理學碩士、哲學碩士及博士課程。

中大商學院的MBA課程在2021年《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百強排行榜名列全球第48位,而EMBA課程亦在2020年排名全球第15位。中大的商界校友人數逾40,000人,為香港之冠,其中不少校友已躋身政府和商界的重要決策層。商學院現有逾4,800名本科和研究生,現任院長為周林教授。

詳情查詢,請瀏覽中大商學院網頁www.bschool.cuhk.edu.hk,或透過社交媒體追蹤我們的最新動向:

Facebook: www.facebook.com/cuhkbschool

Instagram: www.instagram.com/cuhkbusinessschool

LinkedIn: www.linkedin.com/school/3923680

WeChat ID: CUHKBusinessSch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