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指未反映產品所產生的經濟

工業總會發布《香港製造:香港工業啟新章》
中期研究報告倡為「工業」重新定義訂長遠政策助港資製造業拓前路香港工業總會(工總)
今日發布《香港製造:香港工業啟新章》中期研究報告(「研究」)。

研究團隊採用了大數據分析,問卷調查,焦點小組座談等調研方法,了解港資製造企業(「港資廠商」)的發展現況,以及他們在現時多變的經營環境 下的所面對的挑戰及應對策略。工總建議政府須為「工業」重新定義,調整統計上行業分類方式以更全面地反映及解讀香港製造業的貢獻和影響力;以及就港資廠商轉型時面對的挑戰對症下藥,為工業發展理順前路。

研究報告指出,現時的經濟數據未能全面反映產品製造過程中,在香港內外所產生的經濟貢獻。根據研究團隊以中港數據庫進行分析推算,在2018年,港資廠商在內地創造了約五千億港元產值,相當於當年香港本地生產總值約17.6%;另一方面,由於香港經濟統計中將「製造業」局限於在香港有工廠登記的企業,而在產品製造過程中的其他「生產性服務業」如設計研發,生產管理,品牌管理,檢測,貿易,物流運輸及售後服務等的產值則被整合在總體服務業內,導致公眾無法準確解讀香港工業的經濟貢獻。

工總主席葉中賢博士指出:「如果加上其他『生產性服務業』,工業在香港衍生的增加價值將會更可觀,香港工業對經濟,就業的重要性可說是頗被低估。長遠而言,香港應參考內地,新加坡及台灣等經濟體,修訂統計方法,包括在服務業中再細分『生產性服務業』行業作統計,因應經濟活動適時更新行業分類,以至收集企業離岸工業活動的數據等,方能全面地反映香港工業的價值和影響力,作為制訂『再工業化』藍圖及長遠績效指標的。

研究團隊於去年底對港資廠商進行問卷調查及焦點小組座談,了解其經營策略轉變,投資研發及將生產線回流香港等方面的最新取態,從而歸納出港資製造企業在面對中港政策轉變及環球經營環境變化時所採取的四個主要轉型策略。

策略一「中國+1」:海外設廠以控制成本及分散風險,東盟市場成首選。
因應內地生產成本持續上漲及國際關係等影響,23%受訪企業有意或已經採取「中國+1」策略,在中國以外的國家增設生產線,當中近八成選擇落戶東盟國家。然而,東盟國家的勞工供應,物流成本,法規管制,及缺乏營商合作網絡等,均令港資廠商在設廠時面對不少困難。近期簽訂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或有助減少部份貿易壁壘,但長遠仍須政府協調,為港商到東南亞國家投資爭取更便利的條件。

策略二「市場再定位」:中小企爭取開拓生產鏈上下游服務,進入內銷,東盟市場成主流。
對中小企型港資廠商而言,調整市場定位是較可行的轉型方式。不少原本專注於生產工序的廠商都開始將業務延伸至生產性服務,與2015年相比,有意加強科技研發(57%),產品設計(59%)和建立品牌(47%)的廠商比率俱大增。不過,現時港資廠商仍較傾向將研發部門放在內地,方便與生產設施人員或零部件供應商溝通。

策略三「升級轉型」:廠商望創新升級,人才荒須長策紓解。
受訪港資廠商多數處於工業2.0至3.0之間的生產階段。在較先進生產階段的廠商較傾向加強科技研發和應用科技作創新管理(「硬創新」),而偏向傳統生產模式的廠商則較傾向成本較低的產品設計和品牌建立(「軟創新」)。然而,不論在內地或香港,招聘合適人才均是港資廠商的最大制約,在面對環球的人才競爭下,香港必須從教育及職訓入手增加人才供應,方為長久之策。

策略四「香港本地製造」:港資廠商有意回流,配套用地不足成限制。
受訪港資廠商中的26.8%在香港已設有生產線,另有約10%有回流香港的意願。當中,生產階段較先進的廠商在港設廠的意願更強。在港設廠的主要障礙為產業配套和工業用地不足,人才成本高,生產性服務不足等,政府須聚焦處理,例如在平衡其他政策需要的情況下逐步增加適合高端工業的用地供應等,方可助廠商善用香港優勢,在港開展高增值生產線。

工總副主席兼是次研究項目召集人,莊子雄補充:「是次研究為香港『再工業化』的定位及政策制訂提供重要的數據參考。工總一直以來擔任業界與政府溝通的橋樑,我們期望是研究能更清晰反映業界的觀點和需要,助政府針對工業界所面對的痛點,例如缺乏工業專才,工業基建配套,轉移生產線及開拓東南亞市場等,作出更長遠的部署,逐步完善本地的製造業生態圈,助有志的港資廠商能以香港為核心發展,為香港工業展新章,帶動經濟發展。」

記者    鄧振權